李守刚:创新筑梦隧道匠心
来源:

1982年5月生的李守刚毕业于兰州交通大学,现任中铁一院兰州铁道设计院有限公司副所长。作为“甘肃省企业技术中心”隧道专业负责人和甘肃省创新型班组负责人,他主持并完成了甘肃省科技重大专项、省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级科研项目十余项,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。荣获“甘肃省五一劳动奖章”、首届“陇原青年英才”“中西部地区土木建筑杰出工程师”“中铁一院十三五科技创新先进个人”等荣誉称号。

多年来,李守刚把所学知识与实际工作融会贯通,先后担任了天平铁路、兰合铁路等国铁干线、市政项目的专业负责人,银川市中北部片区土地整理项目EPC项目部常务副经理。

在天平铁路建设过程中,关山隧道遇到了高地应力硬质碎裂岩结构性大变形,面对这种罕见的、特殊的工程地质问题,李守刚带领技术团队迎难而上,经过团队的不懈努力,终于攻克了这项技术难题,并总结出了高地应力硬质碎裂岩结构性大变形控制技术。相比计划工期缩短了约10个月,节省建设资金8000多万元,为天平铁路的通车做出了突出贡献。依托天平铁路关山、六盘山特长隧道构成的国内最长单线铁路特长隧道群(32392m),立项并完成了甘肃省科技重大专项,创新了铁路隧道突泥涌水综合判定标准和防治技术、小断面铁路隧道快速施工技术和智能监测系统。该研究成果获中国交通运输协会科技二等奖,甘肃省土木建筑科技一等奖,关山隧道获甘肃省优秀设计一等奖。

2019年,在爱人怀孕期间,李守刚克服家庭困难,服从组织安排,毅然的参与到银川市中北部片区土地整理EPC项目部的筹建和管理中。作为常务副经理,面临工期紧、任务重、管线改迁任务量大、施工干扰因素多等影响建设工程进度的诸多不利情况,他充分调动了各参建单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,确保了年底通车的工期要求,实现了项目建设的阶段性目标。

门源1月8日6.9级地震对兰新高铁两隧一桥造成严重破坏,作为隧道负责人第一时间到达灾害现场,面对余震不断、新震频发、高寒缺氧的严峻环境,李守刚没有退缩,克难而进,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迅速开展现场调查工作,以最短的时间内高质量的完成了现场排查、震害机理分析和维修处置方案,获得了路内专家的高度评价,充分展现了新时代铁路尖兵精神。

近年来,李守刚带领隧道团队先后完成了甘肃省科技重大专项、省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级各类科研项目十余项;研究内容涵盖特长隧道施工技术、隧道穿越活动性断层关键技术研究等方面,其多项研究成果达到了国际先进和国内领先水平,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。团队荣获省部级优秀设计、科技奖25项,授权国家知识产权18件,参编地方标准2项,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,省部级QC成果一等奖8项。